关闭广告

代糖股大涨背后:阿斯巴甜陷入争议

中新经纬11654人阅读

  中新经纬7月1日电 (闫淑鑫 赵佳然)碳酸饮料配料表中最常见的阿斯巴甜,近期卷入了“可能致癌”风波。

  阿斯巴甜是常见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之一。市面上主打“无糖”的食品饮料,有不少使用了阿斯巴甜,包括可口可乐无糖汽水、绿箭口香糖等。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甜味剂生产国,阿斯巴甜的产量在逐年下滑。与此同时,天然甜味剂在代糖产品的应用占比在快速增加。

  卷入“可能致癌”风波

  针对阿斯巴甜将被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的物质”的传闻,6月29日,国际饮料协会委员会(ICBA)在官网发文称,其执行主任凯特·洛特曼表示,公共卫生主管当局应警惕这一观点,因为它与数十年来高质量的科学证据相矛盾,参考低质量的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可能误导广大消费者,期待对阿斯巴甜更广泛、更全面的食品安全审查。

  事实上,早在今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发布过一份关于非糖甜味剂的新指南,建议大多数人应避免食用安赛蜜、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甜菊糖等非糖甜味剂。

  “关于阿斯巴甜是否安全(包括致癌性),40年来已经有上百项高质量研究可以证明。美国、欧盟都多次评估过,没啥问题。就在去年,世界卫生组织还出过一个系统性研究的报告,也是说甜味剂(包括阿斯巴甜)和癌症没啥关联。”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对中新经纬表示。

  1981年及2016年,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委员会都曾对阿斯巴甜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认为阿斯巴甜的每日摄入量应为40毫克以内。

  钟凯称,在正式发布结果前,还不清楚世卫组织旗下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 是依据什么样的研究证据和论证逻辑下的结论,但可以预知的是,其应该是找到了某种“相关性”而非因果关系。

  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也向中新经纬表示,阿斯巴甜是合成而来的甜味剂,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代糖,目前并没有临床证据支撑阿斯巴甜确实致癌,也没有明确一天摄入多少或一次摄入多少才会致癌。

  朱丹蓬认为,目前甜味剂的替代品有很多,阿斯巴甜卷入“可能致癌”风波对世界范围内食品饮料格局不会有太大影响。

  多家上市公司回应

  随着“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话题发酵,多家上市公司对相关问题进行回应。

  6月30日,主营功能糖产品的保龄宝告诉中新经纬,旗下产品不涉及阿斯巴甜。对于与可口可乐等公司的合作,保龄宝表示,“产品不涉及这种化工类产品(阿斯巴甜),基本上都是天然的。”

  主营功能性糖醇、淀粉糖的华康股份也对中新经纬表示,公司产品不涉及阿斯巴甜。

  晨光生物对中新经纬表示,公司主营植物提取,都是天然产品,不涉及阿斯巴甜等人工合成产品。

  莱茵生物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也表示,公司核心产品天然甜味剂主要从甜叶菊、罗汉果提取而来,属于新一代天然、健康、安全的甜味剂。

  中新经纬注意到,6月30日A股开盘后,生产赤藓糖醇和其他甜味剂的代糖股纷纷大涨。截至当日收盘,保龄宝、莱茵生物涨停,三元生物涨超9%,丰原药业涨超6%,金禾实业、晨光生物等也有不同程度的涨幅。

  碳酸饮料是阿斯巴甜使用较多的一个领域。中新经纬在电商平台上看到,可口可乐零度、可口可乐纤维+、雪碧纤维+、芬达零卡、百事无糖可乐、百事轻怡可乐等碳酸饮料的配料表中均含有阿斯巴甜,而这些产品背后的生产企业分别是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可口可乐无糖汽水中含阿斯巴甜。来源:电商平台截图

  针对阿斯巴甜风波对公司产品的影响等问题,中新经纬试图向可口可乐中国相关负责人进行咨询,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而百事公司大中华区官网电话始终未有人接听。

  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发布的《2021中国无糖饮料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提到,人工甜味剂的主要优势在于“甜价比”,即获得单位甜度口感的价格相对很低,而天然甜味剂大多为低倍甜味剂,获得甜味口感的成本远高于高倍甜味剂。

  中国阿斯巴甜产量逐年下滑

  风波背后,一个事实是,中国阿斯巴甜的产量正在逐年下滑。

  三元生物曾在招股书中介绍,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甜味剂生产国,据沙利文数据,2015年至2019年,中国阿斯巴甜的产量分别为3.3万吨、3.0万吨、2.7万吨、2.3万吨、1.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1%,而同期,赤藓糖醇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9.9%。


三元生物招股书截图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可用于替代蔗糖的甜味剂种类较多,广义上可分为高倍甜味剂和低倍甜味剂,其中高倍甜味剂又分为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天然高倍甜味剂,以及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等化学合成高倍甜味剂;低倍甜味剂又分为果糖、果葡糖浆、低聚果糖等糖类低倍甜味剂和山梨糖醇、赤藓糖醇、木糖醇、麦芽糖醇等糖醇低倍甜味剂。

  “阿斯巴甜比较传统,从整个产业升级、原料升级的角度来说,现在更多企业选择赤藓糖醇等代糖。”朱丹蓬称。

  三元生物也曾在招股书中提到,阿斯巴甜竞争格局已相对稳定、 生产工艺成熟,市场竞争门槛较高,但安全性存在一定争议,稳定性略差,行业进一步发展存在挑战。

  “甜味剂市场应用始终在朝着更安全、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市场主流的甜味剂从此前的糖精钠、甜蜜素、阿斯巴甜等,逐步发展至目前的安赛蜜、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罗汉果甜苷等,另外以木糖醇、山梨糖醇等为代表的低倍糖醇甜味剂也在甜味剂市场中占有重要位置。”三元生物称。

  与此同时,以阿斯巴甜为代表的合成甜味剂的市场占比也在下滑。英敏特数据库对2010年至2020年代糖产品全球终端消费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在2010年,人工甜味剂在全球市场的占比达到91.84%,但到2020年,这一数据已降至70.59%。

  天然甜味剂需求高速增长

  合成甜味剂退,天然甜味剂进。

  据天风证券研报,天然甜味剂近年增速迅猛,市场占比上升,2010年至2020年,全球天然甜味剂在代糖产品的应用占比由8.16%迅速增长至29.41%。

  代糖生产厂家也将长远目光放在了天然甜味剂上。不久前,莱茵生物与瑞士芬美意公司续签了天然甜味剂分销的五年合同,累计目标收入为6.8亿-8.4亿美元。在2022年报中,莱茵生物指出,该公司天然甜味剂业务主要产品为甜叶菊提取物及罗汉果提取物,二者均是目前代糖行业的明星品种,具备“天然”属性及成本优势。

  “食用人工合成甜味剂所产生的副作用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与重视,部分国家已出台限制或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甜味剂的相关法规政策,未来具备‘天然’概念的天然甜味剂有望成为代糖添加的首选品类。”莱茵生物在年报中提到。

  晨光生物也在财报中表示,2010年后,随着天然色素和天然甜味剂等植物源食品添加剂受到消费者的推崇,植物提取行业快速发展成为备受关注的大健康原料行业。由于人工合成甜味剂中糖精、甜蜜素、阿斯巴甜对于人体健康的隐患逐渐被关注,其安全性受到公众的担忧,天然甜味剂、新型甜味剂将逐步替代传统甜味剂。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称,出于安全性和成本的考虑,预计下游厂商会加速三氯蔗糖等更安全的甜味剂对阿斯巴甜的替代。仅从甜度替代的角度,天然甜味剂不具备成本优势,但是由于其“天然”的属性以及具备一定的“功能性”,因此更受消费者的认可。随着人们对于甜味剂的来源及安全问题关注度的不断加强,对天然甜味剂需求预计还将高速增长。

  朱丹蓬也提到,未来具备“天然”概念的甜味剂将有望成为代糖添加的首选品类,成为行业主流发展趋势。

  钟凯则认为,合成甜味剂和天然甜味剂同样安全,但消费者普遍更愿意接受天然甜味剂。“天然甜味剂通常口感不佳,能不能成为代糖添加的首选品类,得看具体产品的性能。”钟凯称。

  (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闫淑鑫:yanshuxin@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文中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李中元 常涛

【编辑:付健青】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外媒:泽连斯基解除五名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官员职务

海外网 浏览 15460

美国学术界罢工潮之后,博士后起薪涨至七万美元?

知识分子 浏览 9057

韩媒:时隔5年韩美启动大规模联合登陆演习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5574

新年首飞,战味浓!

环球网资讯 浏览 8599

3万亿苹果黑洞:赢者通吃,还是泡沫一场?

雪豹财经社 浏览 8564

"点读机女孩"高君雨紧急转进ICU 家长:持续发烧不退

红星新闻 浏览 49042

苹果修改美国App Store规则:支持外部支付方式,但仍会收取佣金

IT之家 浏览 8711

夏天,建议五六十岁女人少穿这3种“大妈装”,显老俗气、很廉价

潮人志Fashion 浏览 7111

105-141!库里低迷仅15分,勇士36分惨败鹈鹕,西部前十渐行渐远

ALL体育 浏览 9122

长城汽车2023两个关键词:混动,涅槃

锦缎研究院 浏览 15843

学者:以色列前总理揭俄乌冲突一内幕 欧洲成"冤大头"

直新闻 浏览 81463

中方宣布制裁对台军售美企,制裁力度历史罕见

趣看热点 浏览 21916

白宫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罕见发声:无偏爱候选人

上游新闻 浏览 55105

罗体:国米有意米兰15岁天才卡马达,本周日后他可与任何队签约

直播吧 浏览 8407

美国前主播:美国出卖了乌克兰 50年后这国家就没了

观察者网 浏览 47034

泽连斯基:没收到联合国和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回应,我很震惊!

环球网资讯 浏览 12641

广东仍是劳动年龄人口最多省份

南方都市报 浏览 9008

张本才腐败时间长达十余年 其个人画作曾拍出40万高价

上游新闻 浏览 54905

分析师谈董宇辉新号开播:挣钱最重要 不惜促成"对打"状态

态℃ 浏览 8947

官方回应女子晒处长送情趣内衣:相关部门介入调查

观威海 浏览 10440

3年2000万美元签约公牛 杰旺-卡特发推:我回家了 太幸运了

直播吧 浏览 11669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