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广告

光伏赛道步入分水岭 行业翘楚如何化危机为机遇

投资者网8888人阅读


《投资者网》谢亦楠

裁员、减产、延期,近日流传于各个行业社群的一份光伏企业裁员潮统计表引发热议。

受市场调整和产能过剩等因素的影响,光伏行业仍处于悲观情绪笼罩之下,产业链走入价格下行通道,各环节博弈激烈。

供需拉锯之下,行业洗牌加速到来。新进者将承受较大的盈利压力,一些企业可能面临“投产即亏损”的挑战,光伏龙头企业的股价也纷纷回落。

不同于资本市场的悲观预期,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所谓产能过剩,实际是对需求增长的认识不足。碳中和是全球共同目标,光伏作为未来最核心能源、第一大能源,到2050年光伏累计装机可步入上万吉瓦(GW),行业的高歌猛进才刚刚启幕。

光伏产业链波动调整

2023年以来,绝大多数光伏上市公司的股价都接近甚至超过“腰斩”。

“产业视角和资本视角很撕裂。在宏观增长整体放缓的当下,光伏产业目前仍是规模万亿的高增长行业,对未来又一致看好;但从资本角度,再漂亮的财报都无法提振跌跌不休的股价。不得不承认,资本对风险有更灵敏的预期。”一名独立观察人士说。

全球“碳达峰、碳中和”浪潮下,光伏新增装机容量增长空间广阔,高额利润吸引了新老玩家投资扩产。各方大胆入局,押注的都是光伏的未来。在最新报告中,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有望至550GW;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对2027年全球需求看高至800GW、2030年至1000GW;到2050年,业界则普遍预期光伏累计装机可步入上万吉瓦时代。

按照理性的经济理论,在乐观的市场预期下,储能技术提升、消纳瓶颈改善,必将推动光伏全产业链成本梯次下降,并与市场需求扩张形成良性循环。而由于市场中普遍的信息差的存在,出现阶段性的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在投资、生产周期较长的制造业尤为如此。

2023年以来,硅料价格进入下行周期,从而带动光伏产业链波动,“躺赢”局面不再,此时考验的是企业的内生增长动能。

此时,如通威等在产业链垂直一体化布局的企业,更容易平衡各环节产能和利润,抵御周期波动,业绩也更稳定。从2023年前三季度业绩来看,尽管大多数光伏企业都面临增速放缓,但通威仍然是营收和利润最高的光伏企业,所受到的业绩波动也是硅料龙头中最小的。

光伏制造业主产业链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硅料、硅片、电池片及组件。通威牢牢占据着上游硅料及中游电池片及组件环节,具有较高的防护墙。

据光伏行业资讯机构 InfoLink Consulting数据,通威高纯晶硅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太阳能电池出货量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6年处于全球第一;自2022年公司正式进入组件环节发展至今截至2023上半年,组件出货量已进入全球前六。

行业分化不改龙头效应

经过几轮周期性洗牌,光伏行业从风光到萧条,再到回暖,不断有旧王落幕,新王登台。

2005年,欧美补贴政策的落地掀起了光伏行业的产能大跃进。2007年,国内组件企业有200家左右,到第二年直接翻了一倍。然而,金融危机的不期而至让急速升温的光伏产业瞬间降至冰点。在这段时间内,国内有超过300家光伏组件企业倒闭,一度只剩下50家左右企业。

然而,活着的企业并没有从中吸取教训。最激进的当属彭小峰,先是投资120亿在新余建设马洪硅料厂,在财务拮据的情况下又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对赌扩产,走上了不归路。

2012年,欧美国家先后掀起对中国光伏的“双反”调查,这一年,中国光伏产品对外出口额直接腰斩,赛维、英利、尚德均资不抵债,先后走上清算的道路。

也正是在这一年,通威以8.7亿元抄底收购合肥赛维,切入电池片领域,后者曾是全球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单体规模最大的公司。

事后复盘,欧美企业对国内市场虎视眈眈。很多成名已久的国产老牌被外资冲得七零八落。通威却迎难而上,在生产和管理模式上持续创新,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打破了原来由欧美企业主导的光伏发展格局,中国新能源产业也免除了被国际大牌各个击破的悲剧。

而这些仅仅是一个起点。

2018年的“5·31”新政让行业短暂降温;2020年上半年,多晶硅价格因疫情影响一度下滑到近10年的最低点。低谷期,不少企业停止扩产甚至停产,而通威仍以相当的战略定力,有条不紊地推进项目建设。

逆周期扩产,不仅需要勇气,更是技术、制造工艺、效率、成本管控、企业战略布局等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显然,通威已经拥有了底气。

这种螺旋式的胜利模版让通威实现了正向的自我循环,不仅能够平稳地穿透周期,而且总能伴随行业的潮起潮落收获更多的份额。

目前,全球多数光伏产能都在国内,海外产能已逐步退出中国。长期看,行业集中趋势愈发明显,中小企业生长空间越来越窄。根基薄弱的跨界投机者,会是羊群效应的牺牲品,淘汰赛中的被出清者。

逆势扩产巩固优势

无论是产业空间,还是技术迭代,光伏都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

纵向看光伏发展史,2008年金融危机、2012年欧美双反、2018年531新政,这些在当时看都是阵痛,但事后却无一例外的成了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反倒为更大的发展拉开了空间。

相较于同行不计后果的加杠杆,通威的稳健似乎显得格格不入。最近几年,公司资产负债率始终没有越过60%的红线,在行业鼓噪之时依然保持了定力。截止到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自有资金储备为275.28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从2015年开始,通威的对外投资明显进入跳跃式提升阶段,短短几年的时间增长了几十倍。2017年开始,行业已经出现短期过剩的苗头,但通威不为所动,哪怕2018年“5·31”新政也没能挡住通威扩张的步伐。后来的业绩表明,在行业低谷期保持理性的投资节奏并适当逆势扩产,让通威成功抓住了随后的硅料上升周期,并于2023年以2148.82亿元的营业收入登上《财富》世界500强榜单。

在品牌价值提升的号角声下,通威产能将继续扩大。公司规划,2024-2026年,高纯晶硅累计产能规模将达到80万-100万吨、太阳能电池累计产能规模将达130-150GW。

经过多次行业周期的洗礼,成功穿越的通威基本盘更稳更强,也因此获得市场青睐。

在中信证券看来,公司作为硅料龙头,持续推动新型电池、组件业务产能扩张,完善一体化布局。随着硅料价格大幅下降,公司仍保持较强的盈利韧性,且产品成本、技术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公司持续优化硅料产能和产品结构,提质降本,并加快N 型电池产品升级推广,拓展组件业务市场和客户渠道,盈利能力有望趋于稳健。

总而言之,目前很多观点一致认为,展望未来经济复苏与发展,市场环境正在加速好转,加之光伏市场规模的需求增加、一系列重大政策也正在密集出台——这不仅为通威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也为提振市场长期信心、利好光伏行业复苏提供了充足动力。(思维财经出品)■

光伏通威

版权与免责声明:本文内容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或立场,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自己责任及连带责任。
猜你喜欢
精彩推荐

马斯克:若特朗普被诉 他将以"压倒性胜利"赢得大选

环球网资讯 浏览 94016

抖音饿了么双双辟谣收购传闻 美团躺枪一度下跌超8%

财联社 浏览 9143

中年女人多穿“阔腿裤”显气质!不挑身材、不挑年龄,美极了

静儿时尚达人 浏览 8844

伊能静儿子晒旅行照,穿裙子秀美背手臂纹兔女郎

娱絮 浏览 15233

年轻创意总监们为何频频离职?

精奢商业观察 浏览 12398

全国政协会议议程来了

新华视点 浏览 22412

美国前财长对"去美元化"焦虑:美国正失去全球影响力

直新闻 浏览 94827

媒体:美防长住ICU多日拜登毫不知情 让人难以置信

上观新闻 浏览 9150

印工程师开发便携太阳能帐篷,可部署对峙前线

环球军事时报 浏览 22745

知名港圈女神近况曝光 被指皮肤松弛显老态

港剧剧透社 浏览 15121

鹰击18不走寻常路,美军想拦截发现无从下手

浏览 6820

年轻人“追金弃钻” 开启一场消费认知的觉醒

新摘 浏览 10696

陈晓陈妍希久违公开互动 夫妻俩追剧玩剧透太甜蜜

网易娱乐 浏览 16040

工商银行原纪委书记刘立宪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浏览 8927

80岁贝利接种中国新冠疫苗 呼吁人们遵守防疫规则

网易体育 浏览 22716

突然崩超50%

中国基金报 浏览 9299

1月10日开启预售,零跑C10新配色“琉璃翠”发布

天天汽车 浏览 8938

皮尔斯-摩根为节目预热:梅西会追随C罗的脚步去沙特吗?

直播吧 浏览 14861

“尔滨”火爆出圈,冰雪热能撬动东北经济吗?

第一财经资讯 浏览 9043

破碎赛道,又添一员猛将!

伊周潮流 浏览 6778

赵婷获金球奖最佳导演,成全球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女性

趣看热点 浏览 22425
本站所有信息收集于互联网,如本站收集信息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沪ICP备20017958号-1